2014年4月29日星期二

我的文化雙週

上月底連續兩周看了幾個表演節目,第一個節目是江蘇的崑曲,因為早前聽了白先勇先生的講學,他除了是一位著名的小説家外,對崑曲亦很有研究及極度推崇。這次是我首度觀賞崑曲表演,發覺它與粵曲頗為相近,因為表演時有提供中文字幕的關係,觀眾亦能看得明白。它的演繹方法從我這個外行人看來,是一種即近頌詩的方法,以較誇張的普通話說話及唱出歌詞,說話部分不少。我看的那場表演,佈景比較簡樸,除了表演者的唱功之外,他們的舞台走位也很出色,在台上同時表演的,不論是兩位或三位演員,均能盡量以動作互相配合對方的演出。我看了四齣著名戲曲的折子戲,是一個很新的體驗。

之後我欣賞了巫啟賢演唱會,這次的表演場地並非我經常前往可容納萬多人的紅磡體育館,而是僅能容納五、六百人的演藝學院賽馬會演藝劇院。有人認為巫先生是馬來西亞、新加坡或是台灣的歌手,其實他在這些不同的地方亦有發展過,甚至在香港亦廣為人知,他唱過不少家傳户曉的廣東歌,以現場表演水準穩定而見稱。當晚表演的最大特色就是雖然場地很小,但除了有一隊大樂隊伴奏外,亦有為他的唱片作現場錄音,更拍攝了DVD收錄其演出情況,那真的可說是一個「個人」的演唱會。我也是學聲樂的,這場演出的模式跟我和一些同門的個人演唱會也頗相近,但伴奏當然不及他的樂隊龐大,我們的簡單得多。當晚歌手很投入,雖有少許瑕疵,但整體表現和氣氛都很好。

接下來我觀賞了鍾景輝先生監製,由萬梓良這位資深電視藝人擔綱演出的老舍名劇─《茶館》,是純廣東話的話劇模式。因為是圍繞當時環境而寫的一本小說,表面上有些輕鬆的對白,但整體氣氛和結局卻偏向無奈和慘淡的收場,令人看了有在困局的感覺。當晚演出者相當落力,沒有浮誇,是有水準之作。

最後我在演藝學院欣賞了粵劇名作《再世紅梅記》。我曾經看過這齣戲的折子戲,但卻從未觀看過整齣戲。因廣東話的歌詞非常典雅,有時因高音和速度太快而未能完全掌握歌詞,幸好有提供中文字幕,對一字一句亦能一目瞭然。單是第一幕的歌詞,已令我看得目瞪口呆,歌詞的用語比喻、對偶的工整,亦令我嘆為觀止。我亦有觀賞過其他粵劇演出,但這次由於是聘用了著名的美術指導,再加上燈光的配合,和活動舞台的設計,所以相比我從前看過的粵劇,更覺是邁進了一大步。全劇有眾多的曲詞,尤其用上不少高深和典雅的中文字,難得的是所有演出者都能背得滾瓜爛熟。雖然他們對整齣戲的演出,可能有數百次的演出經驗,但又有走位,又有身段表現,全部配合演出而歌詞一字不漏也非易事,整晚演出令我十分欣賞。因為戲中有鬼魂出現的場面,令我聯想起西方的著名歌劇「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我總是希望我們的粵劇戲曲能達至國際水準,如果能加上英文字幕,相信可以吸引更多人觀賞,甚至可以像在外國的情況一様,成為一齣長壽的、連續上演的音樂劇。

所有表演的共通之處,除了背後的策劃,燈光、背景音樂和服裝多方面的配合外,最重要的是個人的投入感、感染力和纯熟的表演。其實這些不也是我們對工作表現的要求嗎?甚至可以伸延至我們的處事態度等方面,如果有充足的準備,能全情投入,別人應當感受到你的努力和熱誠,一定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轉載自Career Times Online)

Please do not reply to this email. This is only a system generated email to notify subscribers of the new blog article.

2014年4月15日星期二

執著

談到中英文語文的發音和用字,很多人也會提到「約定俗成」這個說法,意即謂不論各種講法和用語,經過大部份人長時間的廣泛使用,縱使有不準確之處,只要別人明白便可,因為大家已習慣了此用法。但我卻認為既然我們有字典能作典範,以至現今可隨時隨地在網上免費翻查各大字典的資料,我們為何不更加尊重語文,把讀音和用法準確地掌握好呢?

廣東話有九聲,好處是一般而言同一發音不會有太多相同的字,弊處就是如果發音稍微變了調,就會變成另一個字。我最喜歡舉的例子就是「重蹈覆轍」,蹈是舞蹈的「蹈」,而不是「滔」,一定要讀成「杜」;「歷歷在目是歷史的」,並不是「瀝瀝」的發音;醫療券() 、証券() 、緋()聞、糾()正、肅貪倡()廉、週刊(看守的看)、傍()晚、民意調()查 等等。 我發覺電視台的新聞報導員對發音這方面都非常執著,往往都能讀出正確的讀音。

說普通話的人,可能有些人說話帶著鄉音的關係,所以也不是所有外省人都能把普通話的音讀得準確的,尤其是有很多人都會減去一些翹舌音。廣東話和普通話的讀音,其實在大部分的字典裡也有記載。另外英語,如果我們懂得看 phonics [phonetics 指語音學, 這裏應是指phonics (語音)]的話,亦有標明發音,現今更可利用電腦或手機發聲聆聽字典提供的正確讀音。

我唸中學時,老師十分講求同學的文法正確,常常鼓勵同學用簡單的字句而不常用艱深的詞語。例如"will""would"的用法,很多人也會把其混淆,其實正確的用法往往可在網上字典等工具上尋找得到,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孟子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我們這些自以為對音樂有少許認識的人(我是學聲樂的),以至普通市民,有時聽到別人唱歌,也會注意到有些歌星演唱「走音」;同樣地我們說話時如果讀錯發音,也是不正確呢!我們不能常以「約定俗成」為藉口,對正確讀音應保留著一份執著,有疑問就去查正,正如我所從事的會計專業,很多時做事也得遵守一些守則和專業的做法,不能越雷池半步。

希望大家不要覺得「執著」是一件苦事,反而去尋求「執著」的箇中樂趣。這不僅限於發音和文法要求,我想放諸其他東西例如出外晚飯也一樣,民以食為天,希望大家在不太匆忙或是與好友相聚時,可以是在"Dining"(進餐)而不是"Eating"(進食)

(轉載自Career Times Online)

Please do not reply to this email. This is only a system generated email to notify subscribers of the new blog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