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4日星期二

中英數常 禮義廉恥

最近看見姪兒頻頻帶著女兒到不同學校参加小一入學面試,再回想自己當年升讀小一的情境,分別的確很大。可能是因為現今家庭孩子不多,父母會更注重子女的教育的關係,也可能是現在學校水準參差的缘故,故此競爭特别激烈。眼見現在的小一入學面試,有些比大學畢業生求職更困難,要經過多重考核。除面試外,還有筆試考聆聽理解,聽完故事後要圈出正確答案,甚至要求幾位小朋友一起就特定題目進行討論 (Group Assessment),更聽說有些學校到最後階段會要求父母和子女一起參與相互關係測試。篩選過程往往有好幾百甚至是好幾千人去爭奪只有數十個的學額。

面試當中有中文和英文的測試,很多是考聆聽和閲讀能力。我個人認為學習中文比英文難度較高,因為中文本身的造字法包括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即所謂的「六書」,並非所有字都能單靠象形,只憑文字外貌是不能懂得其讀音和字義的。現在有很多幼稚園都已開始教小朋友學寫大量中英文生字,其實學習多一種語言也是無可厚非的。聽說歐洲國家裏有很多人都至少懂得四種不同國家的語文,但是要學會認字、寫字,尤其是中文字,對一些年紀較少的孩子來說,是有一定困難的。

到了小學階段,學習最主要的是中、英、數、常四個科目,亦可見中學很多學科都是由這四個科目演變出來,只要打好這四科的基礎,對學習其他更高班的術科自然會比較容易。另外多閲讀書籍對學好中英文和常識科也甚有幫助。我們希望能把閲讀培養成小朋友的生活習慣,當然家庭教育也很重要,如能從小培養小朋友多閲讀,效果更佳。小學教育對鼓勵閲讀也有很大的幫助,我記得女兒小一時,老師會要求學生每天帶備中、英文圖書各一本,好待轉堂時拿出來閲讀,那時候學生毋須寫讀書報告,老師只要求學生誠實報告已閲讀書籍的數量,希望有一個鼓勵性的作用。

中、英、數、常都是學術方面的修養,然而一個人的成長除了需要學術上的知識修養,也應當好好培養個人品格修為。古語有云:「禮義廉恥,國之四維」,現今的教育對「禮義廉恥」這「國之四維」的重視,又是否與「中英數常」看齊呢?當然時移世易,人們對「禮義廉恥」的詮釋也隨著時代更迭而和古代的準則有所變化,例如古時女子是三步不出閨門的,現代社會早已打破這封建傳統。但無論如何,個人品格修養和學術修養本來就是同樣重要,兩者缺一不可,家庭和學校不是都應該同等重視這兩方面的修養嗎?猶記得女兒小一放學回家時突然很興奮地告訴我,老師今天教導的東西是媽媽已經教導過的,我問:「那是甚麼呢?」她回答説:「就是『人搖福薄,樹搖葉落』」。原來當孩子發覺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家人早已教導過,便會有一種無名的興奮和熟悉感。所以我們不妨在子女年幼時,無論他們明白與否,都應該向孩子多灌輸一些正面的知識或基本的禮儀。

例如,我女兒小學時學校便教導她在公共交通工具上要讓座給老人家,自己父母亦從小教我見到長輩便要恭敬地打招呼,進入升降機前要先讓裡面的人出來等等的規矩。現代的學校及家庭教育又會否同樣着重這些品德修為?我們對下一代除了種種嚴格的要求,希望他們入讀最好的學校,贏在起跑綫。與此同時,我們是否也應該讓孩子從小學習禮義廉恥、孝悌忠信和一些基本社交禮儀等良好傳統,希望他們在學術上有一定的成就之餘,在個人修養上也有一定的水準!這樣對他們的身心發展和開心指數也有正面的裨益。


(转载自Career Times Online)


Please do not reply to this email. This is only a system generated email to notify subscribers of the new blog article.